巢湖市人民检察院结合实际情况,设置针对性的绩效管理体系,强化绩效管理理念,从而为预算管理提供有力支持,促使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效结合,减少预算问题发生率,实现合理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、优质化的管理目标,服务于检察工作实践。现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措施梳理如下:
一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
一是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。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,存在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、不具体的问题,从而导致这一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较差,致使一些干警对这一工作认可度较低,配合积极性不足,难以实现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。二是预算绩效管理内容侧重科学性有待提升。在实践过程中,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时,相关内容设置科学性较差,从而影响这一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,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。一方面,预算绩效管理内容不均衡,过于侧重业绩方面的内容,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这一工作名不副实,并未做到全面客观评价。另一方面,一些绩效管理指标难以量化,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准确度较差、公平性不足,降低了干警对其的认可度与支持度。三是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机制缺失。在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方面的机制缺失,难以及时了解预算绩效的实际情况,难以及时解决问题,影响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。四是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不完善。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,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,从而影响这一工作的实际效果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。其一,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,不能正确反映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。其二,评价内容不够全面,过于注重预算目标的达成,缺乏道德品质、态度、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评价,从而产生重结果而轻过程、内容单一的现象,不利于绩效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。其三,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时,评价方法不科学,相关信息仅来自绩效管理部门,从而导致评价客观性较差的问题,影响干警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。其四,评价沟通反馈机制缺失。缺少预算绩效评价沟通反馈机制,导致评价方面问题难以及时解决,从而影响干警参与程度,也影响大家对这一工作的支持和认可。五是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不健全。应注重提升预算绩效评价的价值,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工作。其中,如何有效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属于难点。对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及时,与其他工作之间结合较差。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,主要是对预算绩效评价认识不够深入,仅注重通过这一手段进行工作监督、评价、奖惩,并未及时帮助相关人员解决问题,实现绩效目标。
二、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
一是合理进行绩效目标设定。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,绩效目标设置属于基础工作,应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。体现绩效目标的针对性和匹配度。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目标,综合分析,进行绩效目标设置。二是基于实际需求对预算绩效管理内容优化设计。首先,在预算绩效内容评价权重设置时,应体现统筹思想,从多角度进行预算绩效影响分析,适当调整相关项目绩效考核的权重,强化这一工作的实际效果。而作为业务人员,则应提升专业能力方面考核权重。其次,为了应对一些绩效管理指标难以量化分析,导致绩效考核公平性较差的问题,应改进指标评价方式。三是建立实时的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机制。首先,建立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体系。在预算绩效运行方面,应设置实时化的跟踪监控管理体系,了解其动态,及时根据相关人员或者部门在有关方面的表现给予评价,跟踪解决问题,从而营造预算绩效管理属于一种全过程动态服务的氛围,提升全体干警的积极性。其次,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。在实践过程中,单纯依靠绩效管理部门实施这一工作,将会导致有关方面的力量薄弱,难以满足需求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可以建立全员参与的模式,即全体人员皆可以对这一工作进行监督,提出问题和建议。且对于一些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重要问题的人员给予奖励,增强其积极性。四是设置针对性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。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,绩效评价体系。其一,内容多元化。需要丰富评价内容,注重过程,从而增强评价合理性。其二,健全绩效评价方面的沟通反馈体系。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时,设置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信息共享服务中心,及时公布相关评价结果、要求等内容。五是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。为了提升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价值,应加强应用机制建立,重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,建立针对性的应用制度。在有关方面工作开展时,必须通过制度明确具体工作责任人、工作目标、工作内容、工作要求等,做到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制度化。
综上所述,我院应更加注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,加强对这一工作的投入,合理进行绩效目标设定,设置实时的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机制,优化绩效管理内容,建立针对性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,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,从而为检察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。